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工作动态 > 正文

地税苏沪浙16城市市长就拆除地方壁垒达成共识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09 16:33:55 标签:
                  12月10日,在常州召开的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第八次会议上,长三角16个城市的市长们经过3个半小时的长谈,就拆除地方保护壁垒达成诸多共识,从而在一体化道路上迈出了实质性的步伐。

    首个区域性交通标志将进入实施阶段

    从明年1月1日起,沪苏浙16个城市将实施共同的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并在上海世博会前全面达标。这是长三角第一个区域性标准,对长三角整体旅游形象的全面提升和构筑无障碍旅游区,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达标后的长三角各城市旅游景区(点)道路交通指引标志,将全部采用高强级反光膜材料,底色为棕色,图案为白色,图案由中文、英文、旅游景点项目类别图形、方向、距离等组成,规范地设立在快速路、干线公路、城市道路和其他道路通往各旅游景点的路段或交叉路口附近适当位置,做到统一、美观、醒目、易读,为自驾车旅游者、旅游车辆驾驶员提供清晰的导向。

    公交一卡通不再是梦

    目前,上海交通卡已经实现了与无锡、常熟和安徽阜阳三地的互通,并在苏州公交和杭州出租上实现了单向通。上海已选定109路公交线开通杭州、南京交通卡的付费功能。目前,上海、杭州、南京三市卡公司分别签订了技术保密协议,上海与杭州的卡公司还签订了清算合作协议。杭州已在3100辆出租车安装了兼容机具,可兼容三个城市的交通卡。

    自2005年长三角城市经济协调会南通会议正式启动交通卡互通专题研究以来,经过区域16城市相关部门和单位的共同努力,交通卡互通工作得到有序推进。16个城市的市长们表示,下一步将在梳理总结前期推进得失的基础上,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要求,研究制订区域统一的卡结构、机具接口、清算平台等标准,为最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互通创造条件。

    苏浙大学生入沪就业无障碍

    在本次协调会上,沪苏浙达成了长三角高校毕业生异地就业的共识:在供需信息共享方面,建立长三角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快捷通道,毕业生可在本省办理《非上海生源高校毕业生进沪就业通知单》,大大简化学生的办理手续;制定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标准,毕业生只需在各省的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网或地市的人才网上搜索,即可获得最新招聘信息;构建共享视频面试系统,将在今后长三角地区高校毕业生远程视频面试过程中投入使用,实现求职者和用人单位异地“面对面”。

    16个城市政府信息共享一张网

    16个城市的市长们同意,建成一个覆盖长三角地区上海、江苏、浙江三省市地级市政府的资料信息准官方网站;整合长三角地区16个城市的政府内刊、各部委办研究报告、调查报告、发展规划等资料信息;为各会员城市政府开设独立会员账号,真正实现“共建共享”;为各地专家建立“专家联线”,整合长三角地区的研究力量。目前,中心网站已经整理各种资料300余册,并完成6000余条有效数据的制作和发布,为长三角资料信息中心的发展奠定了基石。

    不回避敏感合作话题

    如何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搞好环境保护是市长们关注的热点之一。长三角地区水系发达,跨区域河流众多,区域各省生态状况、经济发展结构和水平具有一定的差异,建立科学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问题日益受到各方关注,并在局部省份和地区进行了有益的实践探索。但是,在研究和实践上还存在一些问题,如补偿标准的确定科学依据不足;下转A6版  上接A1版 补偿资金来源单一,补偿额度不足;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度参差不齐;管理体制机制不顺;政策法规不够健全等。针对外界谈论较多的长三角港口竞争态势,市长们认为,需要进一步加强港口之间在规划衔接和协调、集疏运系统和干支线网络建设、江海联运、市场规范、安全与环保、信息互通等各个方面的合作,实现从对话交流式合作转向项目带动式合作。在此背景下,此次会议提出设立“深化港口合作”的专题项目,旨在从合作机制和具体的合作项目方面推进港口合作,促进长三角港口科学发展。    (吴剑飞)
 
 

                                             来源:新华日报 2007年12月12日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