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召开的全区人才工作大会,对我区实施创新驱动、建设科技钟楼、打造人才强区的宏伟目标作出了具体部署。加快建设人才强区,重点在于加快建设一批富有生命力和吸引力的创新创业载体,在于加快引进一大批引领产业转型升级的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11月8日上午,区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周家林带领组织、人社、科技等部门负责同志到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调研,逐一走访入驻企业,详细了解人才创业情况。
钟楼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自2006年建设以来,已成为常州地区的品牌孵化器,被列为常州市重点扶持的创新创业平台,跨入了国家级孵化器行列。目前,创业中心已集聚了61家领军型创业人才企业。其中,国家“千人计划”人才8人,省“双创计划”人才7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人。在孵企业实现营收1.12亿元,获得授权专利190件,毕业企业总数达到33家。在新形势下,创业中心按照创新驱动战略的要求,围绕“十二五”期间的奋斗目标,加快推进“二次创业”,努力实现“八大转变”。 在听取了创业中心关于创业中心运行情况的汇报后,周家林对创业中心在短短五年内成功打造为国家级孵化器,为钟楼科技创新、人才引进作出的突出贡献表示充分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五点要求。一是要明确工作定位。按照站位更高、理念更新、思路更明的要求,确立引进人才为提供科技支撑、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优化产业布局、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服务的定位,引进人才的项目、产品必须与钟楼产业相吻合。二是要提升服务水平。工作人员要努力提升服务理念和工作水平,走出去看、走出去学,充分借鉴先进人才载体的运作模式、服务方式,努力为人才提供更急需、更高层次的服务内容,加强对人才的人文关怀。三是要有效整合资源。针对物理空间日益紧缺的现状,科学设置退出机制,借助职能部门力量,有序淘汰一部分边缘项目、停滞项目、闲置项目,把有限的空间资源集中到能引领钟楼产业发展的好项目上。四是要优化运作机制。加快制定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引进流程规范和操作规范,促进工作机制更加细致周密,真正实现“大干大支持、真干真支持、快干快支持”。五是要加强团结协作。各职能部门、创业载体要树立全区“一盘棋”理念,既要各司其职、敢于担当,又要互相支持、有分有合,特别是在建设千人计划(常州)新能源汽车研究院的工作中,要进一步加强团结协作,努力实现领军人才引进的新突破。(王炎丰 文/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