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美媒:中国进逼欧洲败退怨欧洲自己

作者:czwzw 来源: 日期:2011-09-23 10:08:47 标签:
 美国《耶鲁全球化》在线杂志9月19日文章,原题:中国玩硬的 中国进逼欧元区边缘国家已有时日,现在可能开始叫板整个欧洲。最近中国领导人在大连世界经济论坛演讲时,称欧洲和美国应“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差点儿成了中国“伸出援手”的一个前提。

  中国领导人称,欧洲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将体现“朋友对朋友的诚意”,这险些就是公开宣布政治条件。实际上,欧盟若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就等于放弃了对中国补贴出口行为提起反倾销诉讼的权利。显然,北京想要一物换一物,这是中国与欧洲或美国的关系中未曾有过的。一段时间以来,中国人爱发表些不痛不痒的话,对深陷债务危机的欧洲表达支持,欧洲人听了也颇为受用。那些困难最大的政府急不可待地寻求中国购买其国债,哪怕是大而无当的承诺也行,因为那也能起到鼓舞人心的效果。

  其实,北京“支持”也好,“友谊”也好,都是以购买资产的形式出现的,且显然是在对中国未来的贸易和企业利益有利的领域。中国瞄准的是集装箱港口、机场和物流或工业装配基地,以及拥有中国感兴趣的技术的公司。

  北京是否会真的把出资与否当成针对欧洲的武器,目前尚不清楚。尽管之前媒体大肆报道,但并无迹象显示中国积极购入危机严重国家的债券。鉴于北京不愿让庞大外汇储备受损失,谨慎行事在经济上是说得过去的。或许中国一直在投资欧洲核心国家更安全的国债,但这也不一定。

  因此,中国的公开表态也许是在使诈。中国擅长在公共外交中给出一些含糊其辞的保证,以获得伙伴的好感,而在实际交易中却锱铢必较。中国人想要购买资产,他们不做免费的事。

  但中国若决定减持欧元,其领导人的讲话或许会是理想借口。他拐弯抹角地提到政治条件,这暴露了欧洲集体弱势的被动处境。中国民众天天看到有关国家崛起的新闻,让欧洲丢脸有助于迎合中国民意。中国高层领导的讲话都经过仔细斟酌,口误的可能性不大,特别是在金融战略这类敏感问题上。

  这个小插曲对欧洲人是个警讯。政治团结很重要,分裂会被别国所利用。在当今全球货币战争中,中国是一个统一的政治参与者,美国也是,而欧洲在政治上总是表现得一盘散沙。如果说中国如今步步进逼,欧洲节节败退,那也只能怪欧洲自己。(作者弗朗索瓦-戈德芒,欧洲外交关系理事会高级政策研究员,汪析译)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