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情人士透露,中国正在积极评估提高国民境外直接投资能力的措施,这将是该国将庞大外汇储备多元化的努力之一。 但该人士警告,一些较大的障碍可能阻碍此类举措的实施,其中包括在中国经济放缓之际对过量资本外流的顾虑。 知情人士表示,国家外汇管理局(简称:外管局)正在考虑逐步放宽对境内个人每年用于境外投资目的的外汇购买数量的限制。目前,境内个人的年度购汇额度为等值50,000美元。 外管局未回复记者的置评要求。 放宽购汇额度将是中国开放资本帐户的一小步,但也是重要的一步。目前中国资本帐户仍受到政府严格控制,作为管理汇率、防止投机性资本流动的一种方式。大额本、外币资金跨境流动一般都要通过中国监管机构的审批。 中国作出放宽购汇额度的考虑正值人民币兑美元面临下行压力之际。人民币一度被视为全球金融市场最有把握的投资品种,但投资者和企业已纷纷下调人民币持续升值的预期,他们断定出口需求的下滑将促使中国政府放缓甚至中止人民币升值步伐,以避免失业率上升。 很多人认为,最近人民币汇率的涨涨跌跌是这一发展中的市场走向成熟的迹象,标志着中国家庭有更大意愿将收入多元化,拿出一部分兑换成美元等外汇。 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上周五在一个论坛发表讲话时表示,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应给中国合理开放资本帐户带来很好的条件。他称,中国可以鼓励家庭持有美元,以及通过商业银行购买美国证券等外国资产。 李稻葵同时强调,如果中国向放松资本管制迈进,还需安排一个“阀门”,以防止资本大规模外流。 中国改革者希望,这一政策措施可帮助中国提高外汇储备的回报。中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达3.2万亿美元,为全球规模最大的外汇储备;中国的外汇储备基本上投资于美国国债等低收益工具。 最近几个月有关美元长期前景的忧虑也增加了中国实现人民币国际化、降低美元储备规模的迫切性。今年夏季标准普尔(Standard & Poor's)下调了美国政府债务的评级,令全球市场风险骤升,凸现出美元资产面临的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