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称,中国人民银行17日公布了一项在2015年前实施的金融业改革规划,让货币流通更加自由并进一步推动利率市场化,为期待已久的金融改革定调。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国务院日前签署的“十二五”金融改革规划称,中国将“稳步”推进利率和汇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 中国内地一直在设法降低企业对银行贷款的依赖,这种依赖关系已导致银行资产的过度膨胀和资金的分配不均。 兴业银行经济学家鲁政委说:“政府为直接融资和金融业占GDP的份额设定具体目标是好事情。但政府没有公布汇率改革和利率市场化的时间表,这对投资者而言是最大的担忧。” 据法新社报道,该规划称,中国将逐步实现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并稳步推进汇率市场化。 报道称,人民币汇率市场化一直是美国政界关心的议题。由于美国官员认为人民币被大幅低估,美国一再敦促中国让人民币升值。 规划中指出,中国“增强人民币汇率双向浮动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政府为自己的汇率机制辩称,中国正在逐步增强人民币汇率的弹性。 今年4月,中国央行放宽了对人民币的管控,允许人民币汇率在更大范围内浮动。一些分析人士称,由于中国经济放缓,人民币汇率正在接近均衡汇率。 该规划还指出,中国将“进一步放宽跨境资本流动限制”,并表示还将稳妥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今年年初,中国央行允许各大银行在设定利率时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有效地为银行业提供了更大的竞争空间,且进一步提高了资本的配置。 花旗银行香港分行首席经济师廖群(音)说,中国政府的金融改革将是循序渐进的。他还说:“必须展开汇率体制与利率体制这两项改革。只有这样,金融市场和国内银行才能与之相适应。但这些改革不能一蹴而就,只能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