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常州要闻 > 正文

心愿老小区居民热切盼望加装幸福电梯

作者:CZWZW 来源: 日期:2011-10-24 08:16:02 标签:

    爬楼,成为多层高处的现代家庭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上海媒体曾经有关于爬楼机的报道。记者在我市兆丰花苑见识到了一种家用单臂滑轮,“研发”这个“专利”产品的是常州铁道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原工会主席刘耀忠。

    刘先生家住6楼,3代同堂,房子外观、结构、采光以及小区环境都让他一家非常满意,利用顶楼露台,他不仅养花种草,还摆放了乒乓桌子。2002年刚搬来时,他戚墅堰的父母每年春节都会来住,近几年,80多岁的老人爬不动楼梯了,只能是他们回父母的小房子里看望老人。爬楼也已成为刘先生夫妇的负担,特别是要搬运牛奶、水果、大米、花泥等重物。刘先生是个能工巧匠,便自行“研发”了单臂滑轮,安装在顶楼阳台上,吊运重物。用熟练后,家人觉得比起肩扛手提,这个“专利”产品确实要轻松许多。而刘家每次使用,都引来邻居们围观及赞叹。

    “这纯粹是给楼梯逼的,没办法。只有电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刘先生得意之余不免叹息。

    电影明星潘虹曾经演过一部很火的电影《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中年人是社会负重最大的群体,其实,职场压力以及生活琐碎也让这个群体本身无奈地望“梯”兴叹。

    凡是当过兵的人都熟知一句俗话:宁走三里路,不爬一步梯。家住红东二村601室的王先生曾在部队服役多年,他告诉记者:“我有幸参加集资建房,外地人在常州得以安居乐业,虽然每天爬6楼,但还是很开心。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状况不如人意,气喘和呻吟取代了当年攀爬时的哼唱与蹦跳。儿子非常懂事,多次对我说一定要努力攒钱,早日让爸爸住上电梯房。为了不给学业负担本来就重的儿子增加压力,我总是装作不以为然地说:没关系,我只要带着报纸,爬不动时就坐下来歇一歇,看会儿报。可说实话,每一次吃力地爬着台阶,我都会猜想乘坐电梯的感觉。”

    市一院主任医师徐飞家住在安阳花苑5楼,上下楼常感膝关节疼痛,作为一名骨科医生,他当然知道这是因为老化了的骨关节,经受不住如此经常磨损。疼痛难忍之时,他担心往后年龄越大,膝关节愈加老化,以至于无法再爬楼上下。

    薛先生10多年前买了北环南村的一户顶楼,“那年我刚满50,还腿脚灵便。母亲70余岁了,但也算矫健,说‘就当锻炼身体吧’,天天上下6楼,慢一点,也并不以为苦。10年过去,我已退休,年轻时身上受的创痛遭的累,一一化为老伤,一处处爆发出来。尤其秋冬早春,膝酸脚痛,平地行走尚成畏途,更何况攀登近百级楼梯,其苦何堪!母亲已是80多岁的风烛老人,拄杖行走犹摇摇欲坠,岌岌可危,每次上下楼梯,就如从事重大工程一般力疲神瘁。妻子虽然年轻些,但单位忙了忙家务,常要冲锋陷阵般赶路,6层楼梯就成了需跨越的最大路障。有时负米拎油而登,气喘吁吁上得楼来,面色如土,半响才能说话。许多家庭口角,就在这一刻发生了。”

    爬楼,已经成了住在多层高处的现代家庭不安定的重要因素。

    随着城市生活质量的提高,居民对便捷的垂直交通工具电梯产生了强烈的需求。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