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外资网 提到“家族事业”这个词,人们往往联想到商业企业。但是在溧阳,有这样一个特殊的家族,他们也拥有属于自己家族传承的事业,却和商业丝毫不沾边——这是一个在溧阳环卫行业人人耳熟能详的“环卫之家”。 “创始人”是劳模母亲 63岁的黄关英算得上是这个“环卫之家”的“创始人”。 1979年,黄关英结束了12年的支农生涯,返城成为一名环卫工人。尽管每天要和垃圾打交道,风吹日晒,收入也不高,淳朴的黄关英却对环卫工作全心全意地热爱。“这是一份实实在在为人民服务的工作。”这名老党员这样对记者说。 1999年,黄关英以溧阳环卫所副所长的身份退休。但她坦言,在担任副所长期间,除了所里开会研究工作外,她从不呆在办公室。“我没有坐办公室的习惯,工作摆在那里不做,心里不踏实。”有一次,政府宿舍新楼房厕所严重堵塞,清洁工无法疏通,她知道后二话没说亲自上阵,由于管道小,工具不好使,她就干脆用手掏,直到管道畅通、厕所冲洗干净后她才拖着溅满粪便的疲惫身躯离开。 无论是与黄关英共事过的同事,还是生活在她清扫区域的市民,无一不对这位“黄所”交口称赞。 而在环卫这个她热爱并全心投入的岗位上,黄关英也凭借她的努力获得了荣誉——她先后在1983年、1984年被评为省、市两级劳动模范。 扫地扫来了儿媳妇 但是在这个家族中,在环卫岗位上坚守时间最长的并不是“创始人”黄关英,而是她的媳妇钱春琴。从1985年成为清扫保洁员开始,今年42岁的钱春琴已经做了26年环卫工人了。 钱春琴说,她是16岁的时候进入环卫部门的,那时候家里条件很差,兄弟姐妹又多,正巧碰上环卫招人,就报了名。那时候她年纪小、体力差、不懂清扫技巧,好在幸运地得到了黄关英的照顾和指导。 而在婆婆黄关英口中,钱春琴的成长全凭自己的踏实和勤奋。刚工作时,每天凌晨的大清扫她总是比别人先到地段进行清扫;全国卫生城市检查组在溧阳暗访期间,她为了保证不失分,连续多天每天在街上清扫10多个小时…… 不少环卫部门老员工都开玩笑说:“黄所慧眼识珠啊,钱队刚来时就在黄所手下扫地,扫着扫着就把她扫进自己家门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