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9日14时,一场新闻发布会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闻发布厅拉开帷幕。全球 令人期待的国际盛事 在五十余家媒体的镁光灯下,全球政商领袖基金会( “2011国际创新与低碳发展论坛暨全球政商领袖北京峰会”是经中国科学技术部、人民日报社批准,中国科技咨询协会、《中国经济周刊》与全球政商领袖基金会共同主办,并由北京丰谊诚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承办,旨在为中外商界代表提供讨论“创新”与“低碳”发展等热点问题的平台,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献计献策,推动中国及世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据介绍,全球政商领袖峰会是由全球政商领袖基金会于2000年创立并举办的顶尖级精英交流盛会。大会每年都聚集各地跨越不同学科、领域的世界级思想家、政治家、商业领袖、文化学者等,凭借其强大的顾问委员会提供的全球政治经济资讯背景,共同探索解答当今时代最重要的问题。经过十年的发展,全球政商领袖峰会与世界经济论坛(达沃斯论坛)被西方舆论并称为“非官方的国际经济最高级会议”。 从2000年 “我们正处于创新与发展的历史时期,我们将抓住这次难得的中外交流的机会,努力搭建平台,广交朋友,取得共识,为携手创造中国、乃至世界更高水平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中国科技咨询协会理事长 石定寰指出,此次会议邀请的国外嘉宾大部分是世界500强,特别是科技型企业的董事长或CEO,与中国来自政府部门、研究机构和企业家代表相互交流,将有利于国外企业加强对中国经济运行和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的了解,有益于中国企业吸收国际知名企业的优秀管理经验,是实施中央倡导的“中国企业‘走出去’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 《中国经济周刊》副总编辑杨眉向媒体透露,此次峰会将云集全球政商界领袖。 新闻发布会上,三家主办方举行了“联合声明”签字仪式。自右至左,依次为中国科技咨询协会理事长石定寰、全球政商领袖基金会副主席奥斯瓦德、《中国经济周刊》副总编辑杨眉。本刊记者 肖翊 I摄 共话包容性增长 在新闻发布会上,全球政商领袖基金会副主席奥斯瓦德、中国科技咨询协会理事长石定寰和《中国经济周刊》副总编辑杨眉,都围绕此次峰会的主题“国际创新与低碳发展”进行了诠释。 奥斯瓦德先生在讲话中强调,尽管二氧化碳不是温室气体中毒性最大的,但由于大量的排放,已经对全球气候形成了巨大威胁。同时,目前全球有十几亿人口还生活在极度贫困当中,这对道德和经济的发展都是不利的,每个人都应当平等地享受经济增长的成果。因此,我们需要寻求新的增长模式,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我们要共同节能减排,从而实现更包容性的增长。 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奥斯瓦德先生还怀旧地忆起了他的童年时光。他告诉记者,他的童年是在挪威一个只有200人的小村庄度过的。虽然地处偏远,但每个村民都非常爱惜他们的生存环境。“我小的时候,大家还都使用 奥斯瓦德说,这是一种观念的进步,并带动了环保产业市场发展,为环保企业带来更多的商机。 石定寰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专访时表示,现在中国的能源使用效率和世界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大量的能源浪费在了工业生产、建筑和交通运输上。所以新的提高能效的技术也将成为中外重点合作的领域。另外我们也应该调整能源结构,特别是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从而将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结合起来,走一条可持续发 展的道路,实现包容性增长。 “峰会将集中讨论许多重大且热点的全球话题。”杨眉说,话题包括:食品、水和能源的三角关系,城市的发展与新型发展模式的成败,可持续消费对经济的推动,如何在不降低生活水平的前提下降低对能源的依赖等等。 让我们共同期待6月16日—17日,共同见证全球政商领袖们的北京聚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