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不利因素叠加,大型企业尚且遇到难题,更何况单打独斗的中小企业?面对前所未有的信贷紧缩和外部需求趋紧的压力,记者9月4日获悉,武进牛塘镇率先突围,在全市首开先河,由镇商会部分规模企业自筹2000万元创建转贷基金,帮助本镇中小企业解决转贷难题。 国家实施从紧的货币政策,中小企业贷款又受到资产抵押、授信等诸多限制。许多中小企业在生死边缘徘徊。用牛塘化工有限公司、牛塘镇商会常务副会长王方大的话来说,就是每个企业头上悬着“4把刀”,脖子上套着“一根绳”。这“4把刀”分别是人民币升值、退税下降、原材料大幅度涨价、用工成本增加,“一根绳”则是银行信贷紧缩。 常州竹园纺织有限公司是该镇一家年销售七八千万元的中型企业,涉足纺织、机械等几大行业,经营业绩不错。眼下他们遇到了资金危机——公司在两家银行共贷款580万元用于新项目开发,但是前不久贷款到期银行要收贷,一下子要还375万元,最终东拼西凑全额还贷才算勉强渡过难关。 处于成长期的中小企业如何渡过融资难关?今年5月,牛塘镇商会举行一次普通例会,有企业提出,目前中小企业正在快速成长过程中,不愁市场和经营,反而常常被“困”在资金上。一些企业虽然发展前景很好,但由于现金周转暂时出现问题,贷款到期后被银行强行收回,并拒绝续贷,使企业生存陷入困境。据统计,牛塘镇18家规模纺织企业中,有11家因为资金周转问题、造成无法及时还贷并被银行取消续贷资格,资金链缺口越拉越大,造成销售大幅下降,有的甚至面临停产。 鉴于目前企业遇到的普遍还贷困难,镇商会商量后,决定成立转贷基金,以解决企业到期还贷后继续从银行续贷、度过资金链短缺的问题。这一决定得到了商会企业大力支持,按照商会会长单位出资300万元、常务副会长单位200万元、副会长单位100万元、会员单位50万元的标准,短短2个月便筹得资金2000万元。按照救急不救穷的转贷基金扶持原则,这笔钱将借贷给商会企业中那些发展潜力好、现金流暂时出现困难、但确有能力在短期内偿还的企业解决燃眉之急。 对于商会这种大胆而有益的尝试,当地政府给予了肯定和支持。镇党委书记沈新峰表示,转贷基金是企业自救方式,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提供平台、提供服务。对于2000万元的基金如何运作,如何降低风险、确保基金安全、增值,保证为企业服务等一系列问题,沈新峰表示,牛塘镇和武进农村商业银行进行了衔接,委托他们暂管。同时设立单独的主体对有需求的企业进行“借贷”,并商定借贷利息。借贷时间短则一两天,最长不超过10天,帮助企业用于银行贷款的周转(转贷),以达到银行、企业和基金“三赢”。目前正在加快制定章程,设定程序,建立风险防范机制,有望本月初放出首笔“贷款”。 对于这种转贷基金的金融运作方式,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常州监管分局办公室主任曹佩璐表示,目前国内没有明确规定和界定标准,也没有相应的管理部门,由于这种民间融资形式不需要审批,同时又是商会内部集资,不属于面向广大市民的非法集资,相对来说比较难以监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