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企访谈 > 正文

成长型企业伟泰电子深度解析之一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07 11:02:39 标签:
  37岁,张新联改变人生航道,于是乎龙城多了一家叫伟泰的民企——150万元起家,几个志同道合的股东,十几名公司员工。这串数字很难勾起人们的兴致。但不足5年,伟泰2007年销售额就达7000万元,利税800万元,今年销售收入将达1个亿。
  张新联是在新北区工业园租了1800平方米起步的,三分之二当车间,三分之一办公。没有独立办公楼有什么?他正好很方便地巡视车间的工作,心中盘算的是让世界500强的经验在伟泰落户。
  请不要拿“好高骛远”跟张新联挂钩。恰恰相反,这个男人身上最突出的品质就是善于积累,脚踏实地,他的人生转折其实是厚积薄发的一个真实例证。
  1990年,毕业于镇江船舶工程学院机械制造专业的张新联,分配至常州林机厂。一年后,中国科协选拔公派日本人员,全常林懂技术又学过日语的就只有张新联一个。短期培训赴京赶考,张新联脱颖而出。
  “首都机场的地面那时还是水磨石的,可一到日本,就看到塑胶地面,发达的高速公路网,我就在想,这一衣带水怎么来去这么大啊?”张新联回忆着。随后一年半的公派生涯影响着他的人生观,对企业管理的思考更是渐渐深入。“我被派到著名的古河电工集团下属的旭电机集团,从流水线干起,系统学习了管理各个方面。参观过小到三五人的家庭作坊,大到丰田公司的精细化管理。通常日本人的车间从外面看一点也不气派,但里面的设备全是世界顶级的,生产线则是柔性的,师傅们提前半小时准备适合当天产品的流水线,哪像国内几年用不着的设备也都放在车间不动分毫。”
  1995年常林与小松谈合资,张新联成为中方谈判小组的翻译,不仅整理所有的会议纪要,而且学到了一流的谈判技巧。合资项目谈成后不久,张新联进入小松,从普通员工干起,至2003年时他已跃升为精通公司所有业务的总经理助理。随后,他以伟泰翻开了人生的新篇章。
  5年前那1800平方米的租房里散发着来自樱花国度的某种气息,不过,伟泰丝毫没有忽略世界经济的版图里岂能少了称强的欧美。
  “高素质的团队,尤其是高素质的领导层,是伟泰的特色。我们的创业团队都有在欧美企业担任高管的背景,如荷兰飞利浦、德国威图电子、比利时LVD等等,对欧美市场运作十分熟悉,其中一名股东,自动化控制专业出身,在外资主管设备销售,伟泰购买高端设备时他独具慧眼,这就好比原先卖宝马的有一天自己想买辆奔驰,你说他挑的车性价比能不优吗?”张新联打着比方。
  漫步伟泰,很小的细节就能传递对日本及欧美先进文化的吸纳交融,比如所有员工之间都是用英文名字直接称呼——少一点等级,多一点平等与效率,再说了,让别人听你靠的是水平,不是称呼。而细节之外,是这个领导团队理念与抱负的高度一致,如果仅仅是图衣食无忧,在外企当高管就可以了,办伟泰,从人性角度也许是出于一种好奇——在外国人那儿干得不错,自己干如何?从社会角度算得上是一股爱国激情——咱就不信中国人办企业成不了大事。买最好的设备、用最优的人才、只服务于中高档客户、追求最佳的技术附加值,成为创业团队的共识。
  “选对路,离目标只是时间长短的问题,但方向错,越努力错误就越大。今天,伟泰开始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伟泰的创业团队共同的价值观以及准确的公司定位,决定了企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规范管理,培养了优秀的团队,并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围,伟泰已经成为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共同载体。”张新联充满感情地说。
  看伟泰的成长,自有骄人之处——客户都在世界500强之列,生产的精密机械设备零件从日本到英美“走”遍天下,在全世界轨道交通、通信、半导体、医疗设备、新能源五大颇具成长性的领域内打响了品牌,商机无限,只待风景更新。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