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武进面临着土地、水、环境等硬资源的约束,也面临着制度、人才、技术等软资源的约束。原来主要依靠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以及对生态保护的低标准的状况的传统发展模式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武进面临着由原来的创业型经济向创新型经济转变,要将发展的重点放在突破软资源约束上,在制度创新、人才培育、技术创新和积累上走进一条新路 多年来,武进多次成功举办科技经贸洽谈,目的就是推动软资源的突破,让科技在武进落地生根,让创新在武进跳跃成长。科技经贸洽谈会,武进,营造了一个创新环境,积极搭建创新平台,不断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合作,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加快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为创新型经济铺平道路。
规划,崭新的创新型城区
现在,区域竞争的关键是经济竞争,而经济实力的雄厚更来源于科技创新的力度。武进,积极的推进科技进步,不断加强自主创新,一个崭新的创新型城区逐渐形成。
贯彻落实扶持科技创新的30条政策意见,推动企业技术开发项目150%税前抵扣政策的落实,举办10场政策培训,为52家企业73个项目的4.6亿元技术开发经费办理备案登记,对6位海外归国创业人才,他们各获百万元人才资助资金,给他们创业的舞台,武进用强力的保障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决心。
在建设创新型城区的未来一段时间,武进更是确定了“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发展方针,全力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争到2010年,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1300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40%,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达300家,高新技术产品700只,全社会研究与开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2%。
破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科技创新,如果仅仅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不能有效的推动社会发展,那是一种另类的失败。2007年,武进以组织实施国家和省、市重大科技项目为着力点,组织实施了省级以上科技计划191项,其中国家863计划1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3项,省科技攻关7项,争取到的各类科技经费高达6824万元,有效的推进了全区高新技术产业化、传统船业高新化的进程,全区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高达606亿元,占全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8%,比2006年同期增长了35%。
我区一批新型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让更多的企业看到了高新技术的价值,逐渐开始转化,积极引进高新技术产业和产品。今年,全区新增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产业6家,累计已达到19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103家,累计194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产品148只,累计520只。由华日升、牛塘化工、新瑞机械、美欧电子承担的四个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顺利通过了省科技厅组织的专家组中期验收,今年又有遥观镇的常牵中心和前黄的华虹新能源两个项目通过2007年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专家评审,获得省科技厅3200万元的资助。
和谐,提升科技富民能力
科技对接活动、原地联合进行产学研合作、政企金(政府、企业、金融)合作、国际科技合作等一系列活动,是为了让企业在日趋紧张的竞争中走出困境,更主要的是为带动群众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
科技的发展,也为农民带来了新的喜悦。作为科技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专项的“苏南单季稻机械化丰产高校集成与示范”项目,更兼推广以插秧机优选型、实用育秧技术、群体质量控制、高产优质无公害栽培等关键技术为主的机械化丰产技术,建立水稻超高产攻关田50亩、核心试验区3500亩,示范区10亩,辐射区30万亩,今年理论单产已达833公斤。四月,我区更是被省科技厅评为“十五”国家粮食丰产科技工程江苏水稻项目实施先进县(区)。
为促进传统农业高新化,今年重点培育了常州长江水产有限公司等6家市级农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了嘉泽镇无花果科技示范园为市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改革开放30周年,2008武进巨献,科学技术始终走在世界发展的前沿,引领经济文化的前进方向,引领社会进步的历史潮流。在百舸争流的今天,2008年9月19日,武进科技经贸洽谈会即将举行,一场盛宴再次开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