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价涨了,水价涨了,原材料涨了……怎么办?向内部管理要效益。这被上上人称为多摸摸自己的衣兜。现在,上上集团全厂上下都在为之努力。 作为企业设备管理部门,生产设备部更是人人开动脑筋想办法。新建的北厂区要装灯,以往用的是卤素灯,他们这次提出来能不能用节能的无极灯。这条建议好,立即采纳,现在每只灯的能耗只有原来的1/3还不到。生产线上的电机改造成变频的,9月份又完成了3台,每台机器能省电15%。耗电、耗水是考核的硬指标,只罚不奖……一系列的减耗节能措施在“上上”大力推行。 上上电缆就是用这样的办法来消化公司全年将增加的一个亿成本。 消化这些额外成本,上上集团采取的是降本增效和实施全方位改进“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在降本增效上,围绕“工作一次做对,生产一次成功”做文章,对各类材料节约实施精细式管理,指标从公司、分厂、班组、个人层层分解,与收入全面挂钩,使之人人有责,个个负责。谁节约谁得益、谁浪费谁买单,今年1-8月份,同比材料节约达2000多万元。与此同时,对现有装备、工装、工艺实施持续不断的改进,生产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设备节能降耗的改进尤为明显,全年可节约电费支出500多万元,不但弥补了全年电费涨价400万元的成本,还略有盈余。 据行业统计,仅榜上有名的电线电缆生产制造单位就有8000家之多。电线电缆行业竞争非常激烈,而且竞争的焦点主要集中在“价格”上。可以说在电线电缆行业,谁的管理好、成本低,谁就可以赢得市场。企业如果不能确保“成本”优势,就很难在电缆行业立足。对于一直追求“管理优化,成本领先”的上上电缆而言,必须寻求新的方式,让企业在不断加剧的市场竞争的压力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2000年,借集团总部搬迁之际,上上集团对企业的网络建设进行了总体策划。对整个集团各个部门、分厂区乃至生产作业现场采取了“上天入地”式的改造布线,一步到位建成信息高速公路。目前,企业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已做到人手一台计算机。2001年10月,耗资超千万元的“ERP”企业资源管理系统、OA办公自动化系统全面上线,确保公司信息流、数据流、工作流“三流合一”。现代化的管理手段使上上的企业管理如虎添翼,企业管理也由此走向了程序化、规范化、数据化。 当管理打上了现代化烙印之后,经济效益与管理效益也就逐渐显露出来了。 据统计,企业的采购、销售、生产、库存等各个环节都明显压缩了开支,减少了成本,年综合经济效益超过了700多万元。虽然企业的销售额与日俱增,但生产成本和管理成本依然保持着较低的增长率。实施信息化之后,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不必要的管理环节减少了,整天誊写报表的现象没有了,工作效率提高了。 借助实施企业信息化,促使管理水平上台阶。对此,丁山华一言以蔽之:“以前是复杂的工作做简单的事,现在是简单的工作做复杂的事”。在上上,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监督,四个“凡是”造就了上上管理。在上上,“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高收入、低消耗、短交期”,四高一低一短是上上管理目标。 在2000年,上上电缆年销售额不足10个亿,在电缆行业中只能算是中等规模。自从跑上信息高速公路之后,这几年成为上上电缆集团发展最快的阶段,目前企业的年销售额已接近70亿元,领军整个电缆行业前进。 今天的上上,绿草如茵,树木成行,生产现场整洁有序,管理水平被用户所称赞,被同行所称颂,被外国专家所惊叹,“管理学上上”成为国内同行对“上上”的最高赞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