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经贸委、省环保厅和省外经贸厅联合发布通知,常州市共有6家企业被确定为第二批省级循环经济试点单位,其中,位于雪堰镇潘家工业园的江苏逸盛橡胶制品有限公司榜上有名。 从1982年建厂到2007年底,逸盛橡胶靠“循环经济”走出了发展之路,从一个年产值不足5万元的小厂,发展到现今销售收入1.5亿元、利税1800万元、固定资产1.3亿元的公司,企业规模、产品质量、销售额和利润已位居全国同行业之首。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有效投入,是企业发展不变的法则,董事长王文兴是这样认为的。近年来,逸盛从德国等地引进了硫变仪、硬度测试仪、拉力试验机等先进生产检测设备20多台套,并积极与青岛大学、中国翻新轮胎协会等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公司聘请了国内外行业内资深专家做技术指导,在预硫化胎面胶和翻新轮胎技术上攻关,对“塑炼、混炼、压延、挤出、预硫化、涂胶、粘合两次硫化”等每道制造工艺反复试验,终获成功。 公司自行研制的预硫化胎面胶与翻新轮胎项目在2005年通过了省高新技术产品认定,填补了国内预硫化翻新轮胎的空白。按预硫化翻新的工艺特点,生产工艺时间比传统的热翻时间短,硫化温度比热翻低35℃,能源消耗也随之降低,全年可节电560000千瓦时,全年节约能源消耗折标准煤267吨,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该公司2006年被认定为江苏省高科技产业企业,并获得了常州市科技进步奖。 循环经济能带来多大效益?董事长王文兴给记者算了三笔账:一是环境账。逸盛公司在办厂26年间翻新旧轮胎达300多万条,这300多万条旧轮胎不仅大大节约了天然橡胶资源,还节约了堆放的土地,改善了环境;二是经济账,轮胎70%的成本在胎体,买1条新轮胎需要1200元,而翻新1条新轮胎只需250元,每条可节省950元,按逸盛公司年翻新需用胎体30万条计,一年可为社会节省资源价值2.85亿元;三是资源账。若1条新轮胎需用橡胶原料30公斤胶料计算,生产300万条轮胎,就需要9万吨的天然橡胶,而翻新1条标准轮胎只需橡胶10公斤左右,翻新300万条轮胎,即可节约6万吨天然橡胶。 看好循环经济强劲的发展后劲,逸盛公司对未来的发展信心百倍。目前,该公司准备今明两年再投入3000万元拓展延伸循环经济产业链;未来3年内投资1.2亿元,与意大利公司合作,引进国际环形胎面胶技术和设备,生产优质环形胎面胶,拓展废旧轮胎翻新的种类,用于轿车轮胎的翻新,填补国内空白。公司还将在未来两年内投入8000万元,将原有的三条生产线实施搬迁改造,届时将形成翻新轮胎80万条、中垫胶2500吨的年生产能力,是目前的近3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