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企访谈 > 正文

创新之道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07 11:00:17 标签:
  叶平,是今年3月份我区派驻四川大学挂职的优秀年轻干部,短短半年时间,通过他的多方奔走,我区企业已经与高校达成了10多项合作协议,只待开花结果。
  今年以来,我区再次亮起产学研合作新举措,选派了5名优秀年轻干部赴中科院、上海交大、西安交大、四川大学、东南大学挂职,挂职时间为3年。与此同时,中科院南京十四所、同济大学的两名专家前来我区挂职科技局副局长,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科院成都有机所等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专家还分别来到常州麦科卡电动车辆有限公司、江苏远宇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江苏安格特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裕成电子集团有限公司、亚邦化工集团公司挂职。
  区科技局局长吴乐平说:“‘双挂’工作更好地架起了我区与科研院所进行产学研合作的桥梁,为加速优秀科技成果在我区转化,增强我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
  以1998年首届科技对接洽谈会为标志,我区的产学研合作开创了崭新的篇章。10年来,我区除了举办一年一度的科技经济对接洽谈会外,每年还要举办各类小型、多样的产学研合作活动。随着活动的逐步深入,产学研不断向纵深发展,由单纯的综合性对接向专业性对接发展,由单纯的国内对接扩展到国际对接。
  今年9月19日,规模空前的武进科技经贸洽谈会在淹城博物馆广场隆重开幕,国内高校院所55家单位的198名专家教授参会,我区1000多家企业参会,短短一天时间,就有101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5项重大科技创新项目、5项产学研合作项目、5项资本对接项目和5项人才对接项目进行了现场签约,达到了“经科教联动、产学研结合、院所企共赢”的预期效果。
  科技、人才、资本互动成为本次洽谈会一个全新的亮点。洽谈会期间,专门举办了科技人才资本对接活动,从科技创新、人才引进、资本推动等方面为全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综合服务。会上,成立了武进人才俱乐部,启动了人才公寓建设工程,蒋鹏宇、郑探辽等一批留学归国人才项目在武进落户,“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从而为有效推进我区五大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打造高新技术产业强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次科技经贸洽谈会的另一个亮点是院企双方进一步零距离接触。活动期间,组织了“先进装备制造专家武进企业行”、“新材料专家武进企业行”活动,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高校的31位先进装备制造专家来到今创集团、常牵中心、常发集团,常牵中心与北京化工大学就风力发电叶片用树脂体系的工业化技术项目达成了合作协议。四川大学、大连理工大学等高校的25位新材料专家来到江南集团、不锈钢管、长海玻纤,江南集团与东北大学就共建“江苏江南实业集团——东北大学联合研究室”达成了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常牵、常发、今创、江南铁合金、华通焊丝、立新增压器、煜明电子、创生医疗、安格特、裕成电子等企业开展了企业技术需求信息发布会,从而使院企对接达到了新的深度。
  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是我区重点发展的五大高新技术产业。为加快五大产业发展步伐,帮助企业进一步寻找创新火花和动力,今年4月份,我区党政企业代表团一行120多人前往上海,走进同济大学、交通大学、上海科学院,开展’2008武进五大产业对接大上海活动。在与同济大学举行的上海之行首场对接洽谈会上,我区企业就与学校达成了15项合作意向。在上海交大,我区企业又与学校达成了17项合作意向。
  科技孕育希望,创新成就未来。在开创我区产学研合作新模式的同时,也为我区攀登新高峰、实现新美景找到了更加有效的科技支撑。特别是为提升我区电子信息、新材料、先进装备、新能源、生物医药等五大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水平,加快创新型城区建设,为我区经济社会的新一轮跨越式、可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仅2006年以来,我区就开展了包括百名企业家“走出武进,牵手科技”、百名科技工作者“相聚武进,携手创新”、“五大产业对接大上海”等全新的产学研合作活动19场,先后达成合作意向432项,其中已有108项正式实施,新增投入4.7亿元,年新增销售25.8亿元,实现利税6.2亿元。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