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家合资企业 1984年9月的一天,清潭木梳路一个不起眼的小院里,我市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常利企业有限公司在鞭炮声中诞生了。总投资90万美元、合同外资27万美元,一组在今天看来微不足道的数字被郑重地载入史册,成为常州对外开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尽管投资额不大,可组建全市第一家合资企业却颇费了一番周折。香港好利来公司在与我市的贸易往来中,发现常州制造业基础扎实,电子工业发展迅速,萌生了在常投资兴业的想法,经过多次考察洽谈,决定与常州继电器总厂合资合作,由港方出资100万港币、中方出资63万美元,成立合资企业并实行独立经营管理,主要生产销售电子接插件及电器产品。由于当时组建中外合资企业必须经省政府批准,半年时间里,我市相关部门几上南京,克服重重困难,终于迎来了常州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的诞生。 此后,全省首家乡镇合资企业在常诞生;全省首家私营合资企业也在常诞生。 一路足迹 30年,常州的开放之路风雨兼程,历经沧桑变化。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从外资“引进来”到本土企业“走出去”,从规模总量的扩张到量质并举的转变……常州披荆斩棘,走出了属于自己的开放之路。 对外开放试水浅滩:常州的对外开放起步于外贸供货。扎实的工业基础、良好的技术力量、以过硬质量闻名全国的“常州制造”,不仅使我市成为全国重点纺织品出口基地,也为常州叩响了通往世界的大门。1982年,常州首次签约外经合同额110万美元,完成外经营业额9万美元。 开放格局轮廓初显:1984年,我市组建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常州对外开放迎来重要转折点。1985年,我市成立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设立第一家地方性外贸公司并获得对外经营权,外贸自营出口“破冰”。1987年,日本丸红株式会社投资成立常州生化千红制药有限公司,成为第一个落户龙城的世界500强企业。 三外齐上乘风破浪:从1992年到2001年的10年间,我市通过体制改革推进外贸集约化发展,利用外资驶上快车道,外经合作进入成长期,多层次、全覆盖的开发区框架基本形成,常州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 接轨世界大显身手:2001年12月,中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常州对外开放进入新阶段,各行各业在“狼来了”的担忧中成长成熟,外贸增长方式转变,进出口结构优化,利用外资开始实现由“招商引资”到“招商选资”的战略转变,“走出去”成果卓著,开发区创新转型,口岸打造沿江竞争新优势,服务外包成为经济发展“绿色引擎”,常州如虎添翼,不断加快与世界融合的脚步。 数字说话 30年,常州开放型经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连串数字令人惊叹。 外贸出口:从1985年常州第一家外贸企业取得进出口自营权以来,全市进出口总额由当年的128万美元到2007年的132.3亿美元,增长了10000多倍。 利用外资:自1984年常州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成立以来,我市累计实际利用外资100亿美元,美国通用、德国博世、法国圣戈班、日本东芝、韩国现代等47家世界500强企业落户常州。 外经合作:1982年,全市外经合同额110万美元、外经营业额9万美元;2007年,全市外经合同额5.17亿美元、外经营业额3.26亿美元,分别增长了400多倍和3000多倍。一大批企业走出国门,在60多个国家、地区承包工程、设点建厂。 开发园区:自1992年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批准建立以来,我市形成了1个国家级开发区、9个省级开发区、15个重点乡镇工业小区的多层次园区结构,成为全市对外开放和创新创业的主阵地。 大格局 30年,对外开放推动了常州经济的发展,也改变着每一个常州人的生活。作为拉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外贸出口成为常州经济发展的“中流砥柱”,全市外贸依存度高达51%。外资的涌入,不仅优化了常州的产业结构,提升了常州的产业水平,还扩充了地方财力,提供了大量就业机会。目前,涉外税收已超过全市税收总量的四分之一,常州每5个“上班族”中就有一个就职于外资企业。通过对外开放,常州培养了一大批熟悉国际经贸的外向型人才,提升了现代化、国际化的经营管理理念。商贸流通、金融地产、基础设施、餐饮服务等领域的外资进入,大大提升了城市功能,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正在全面形成,国际化的常州向世界敞开了胸怀。 明日展望 作为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火车头,优化产业结构、造就优势产业的重要途径,对外开放影响着城市的现代化水平,推动着人们的理念升华。展望未来,常州将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理念,按照“量质并举,又好又快”的要求,更高水平“引进来”,更大步伐“走出去”,推动经济国际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未来几年,我市招商引资将瞄准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重化工产业等一批先进制造业项目,加快引进现代物流业、城市服务业和创意产业等现代服务业项目,瞄准高技术高效益低排放低消耗的好项目,实现重点产业引资比重60%以上的目标。外贸外经转型增长,全力提升发展水平;出口基地加快建设,实施品牌发展战略,推进境外投资向更宽领域发展,以双向开放的新理念,把常州的产品打出去,让常州的企业走出去。加快城市和社会建设领域开放,将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相结合,积极开展对外交流活动,加强国际科技教育合作,让常州在开放中全面融入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