涌动的改革春潮,催生了开放的新标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一代伟人邓小平作出“开发区大有希望”的论断——今天,常州各级各类开发区已把这个论断的诠释写在了充满生机与活力的龙城大地上。 回眸30年,我市开发区已从早期的工业园区,逐渐转变为多功能的城市新区,从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蜕变为带动、辐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发动机”,成为全市经济最有活力、最具潜力的经济增长点。 高新区精神让我终生受用 “1992年的成立大会,是个神奇的大会。”已过天命之年,现任市工贸国资公司总经理的杨黎明回忆起16年前高新区初创时的峥嵘岁月,依然饱含激情:“那天夜里,风雨交加,我们搭建会场的主席台,一身汗,一身雨。团市委的年轻人赶来增援,干到半夜才准备就绪。第二天一早还在下雨,大家都为之发愁。没想到,就在开会前,天突然放晴,雨停日出,迎来了常州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立的好日子。” “那些年月,虽然流汗流泪甚至还流过血,但我至今无怨无悔无愧!因为高新区不仅仅是搞经济,而且充满着开放开发、创业创新精神!这是让人终生受用的宝贵精神财富。”杨黎明至今还清晰地记得,1992年8月28日成立大会上,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要通过常州高新区的开放开发,实现再造一个新常州的宏伟目标! “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高新区的建设,要求各行各业全力支持,高新区看中的人才,各单位都要‘放’,全市每个局每年要组织一两个大项目落户高新区,还要选择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搬迁到高新区……”曾先后任开发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主任助理、副主任的杨黎明说,初创伊始,不能说没有困难,开办费用只有100万元,转眼就用完了。后来市委、市政府帮助协调办理了几家银行贷款,开始第一笔只有500万元,后来有了3000万元……高新区就是在这样的艰难困境中奋力向前的。 在杨黎明眼中,最早进入高新区工作的干部,多是受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激励,受深圳改革开放大发展的鼓励。“说实话,当年放弃现成的工作岗位到高新区创业,是要冒风险的。那时的高新区就是一片农田,但所有人都义无反顾——这就是开放开发、创业创新的精神。” 杨黎明曾在高新区工作5年,参与建设了长江自由贸易中心、常州国际学校以及中华恐龙园的筹建工作。他说,离开开发区十多年了,那种“高新区情结”却永系心头。 常州开放新窗口 十多年来,我市各级各类开发园区早已成为推动全市经济腾飞的发动机。自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常州高新区以来,我市目前已建有1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开发区,实际开发面积93平方公里,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375亿元,初步形成以常州高新区和武进高新区为主导、其他省级开发区为辅助的发展格局。一批涉及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制药、电子信息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产业群纷纷落户开发区,逐步形成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全市开发区以2%的土地面积,创造了全市38%的地区生产总值、45%的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6%的到账外资、52%的进出口总额和46%的税收。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区不仅加快了对外开放步伐,为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做出了显著贡献,而且在发展理念、模式、形态等方面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带动着常州经济高速向前迈进。 十多年来,我市各级各类开发园区作为体制改革的试验田,在管理体制、开发模式、土地利用、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整套体制创新,被各级政府在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广泛“移植”。 令人欣慰的是,现在开发区的拓荒者们已纷纷展开转型升级的思路与举措:开发区不能仅仅是单一的工业园区,而要建设宜居的生态新城;开发区不能仅仅是制造业基地,还要争当现代服务业高地;开发区不能仅仅让外资企业成为扎堆的“盆景”,而要长成扎根的 “大树”;开发区不再“一枝独秀”,而要与周边地区携手发展,嵌入全球经济技术网络组织……人们欣喜地看到,今年,武进高新区摘得“中国省级开发区投资环境竞争力百强”和“中国省级开发区科技创新竞争力百强”桂冠的同时,也引来了我市迄今为止最大的投资项目——总投资达6亿美元的光宝华东营运中心。 继续拓展开放广度和深度 开发区经过近20年发展,已形成了投资环境优势、管理体制优势、产业聚集优势、各类人才优势等不可替代的优势,初步形成了参与国际分工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在体制改革、制度创新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并取得了明显成效。 按照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创新利用外资方式,优化利用外资结构,发挥利用外资在推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我市开发区正加快实施以“做新、做优、做精、做特”为核心的《三年跃升计划(2008-2010年)》,到2010年要实现经济总量、财政收入、利用外资等主要经济指标在2007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进一步提升开发区的核心竞争力,对全市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有明显提升的战略目标。 我市将通过突破重大项目为重点,进一步提升产业能级;突破园区功能为重点,进一步做优载体平台;突破瓶颈制约为重点,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主攻自主创新为重点,进一步推动转型升级;突破管理队伍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工作效能。把常州的开发区真正建设成为国际新一轮产业转移的重要承接载体、名副其实的科技创新基地、经济转型升级的助推器、科学发展的示范区,达到“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国际接轨”的目标。此外,我市还将继续积极有效地利用外资,优化产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抓住新一轮全球产业转移的机遇,吸引更多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的高端制造、研发环节和现代服务业投资,发展和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改善综合投资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和谐开发区,实现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