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三利精机,客户的第一反应就是“技术派”。事实也如此,8年的创业路,自主创新是其主线,也是让一些块头更大的企业脱帽致敬的主要原因。 不破不立,不立不新。陈立新似乎天生与创新有缘。 什么是“新”?他说:“新,就是把学游泳的人直接扔到水里,不要给他救生圈,让他用智慧和生命力放手一搏。”就像当年他离开机床厂“母体”的时候,陈立新完全可以得到母厂照顾,边吃现成饭,边琢磨自己的出路,而他却自断后路,婉拒老朋友们的好意,一头扎进“水”中,寻找市场,开拓全新的创业史。 方向很明确:非标机床。非标机床本身是为客户量身定做的,意味着要求更高。从一开始,陈立新就确定了差异化发展方向——以技术高端切入大企业没精力做、小企业无能力做的领域,即多品种、中小批量的专用机床。 应客户需求,三利精机潜心为纺织机械行业研制动柱式数控槽针板加工机床,如果研制成功,将全面提高高速精编机的性能、提升织造工艺,更能在这一领域填补国内空白。上海一位机床行业的资深专家对陈立新说: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就有技术人员被委派到德国学习,回国后,这种机床仍没能研制成功。陈立新并没因此却步,而是和他的技术力量一起,不断地试验,9个月后,三利精机成功了。 在良好的基础上攻坚技术,三利精机不断磨砺自主创新的核心竞争力。目前,这个企业年设计、生产各类高精尖数控机床100余台,广泛应用于国防、航空、电力、机械冶金等领域,深受上海大众、哈飞集团、振华港机、万象集团等知名企业的信赖和推荐。企业为变压器行业研制的散热片滚压成型生产线、为电梯导轨加工行业研制的阴阳榫卧式数控铣床、为纺织机械行业研制的动柱式数控槽针板加工机床等获得国家专利,市场前景十分看好。 即使这样,三利精机丝毫不放松片刻。“如果仅仅依靠现有卖座产品,会丧失创新的能力。”陈立新说,目前企业紧盯市场需要,每年要研发20多个新品种,实现了“研发一批、储备一批”。 数控机床是现代装备制造业的母机,牵一发而动全身。三利精机的异军突起,为“中国制造”赢得了尊重。以前我国的电力变压器的波纹油箱成型生产线全部来自国外,德国的乔格集团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但三利精机研发出的专用机床成功突破垄断,让德国公司在这条线上很快丧失了市场。在北京的国际机床展上,陈立新曾遇到了乔格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当看到名片时,该负责人马上把他请到会客厅,说很佩服三利精机的研发能力。“作为中国企业,我感到骄傲。”陈立新说。 三利精机的技术优势,也让西门子公司选择其作为国内惟一的数控系统合作单位,不仅委派电气工程师,提供免费设计和培训,还将研发工作站设到了企业。通过这种技术和知识产权上的紧密合作,极大地增强了三利精机的品牌,提升了企业的电气研发水平。 对技术的追求和对市场的敏锐,使陈立新的技术创新无止境。目前,他正与北京国药集团合作,进入高端医疗机械领域;成立专门的数控应用部,扩大专用机床的维修等增值服务;加快资本运作,争取于明年在创业板上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