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否恢复五一长假之争,并未因国务院的“不准擅自调整公休假”通知而平息。近日,不支持恢复五一长假的清华大学假日改革课题组负责人蔡继明,对于以“拉动旅游经济复苏”的名义要求恢复五一长假的呼声进行了反驳。他表示,五一长假对旅游经济并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便可以充分证明。 不可否认,各地力图恢复五一长假的一个主要出发点,便是瞄准了休假经济,尤其是旅游经济,寄望于恢复的长假能够让受金融危机影响的地方经济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假如各地“恢复五一长假”真的只有“刺激消费、拉动经济”这惟一理由的话,那么,蔡继明先生用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来证明五一长假对旅游经济并没有明显的拉动作用,无疑将是对“恢复派”的致命一击。既然五一长假对旅游业的刺激与拉动作用不过是人们一厢情愿的臆想,既然恢复五一长假的依据和出发点已不再成立,当然也就不必继续争议,也更不必有恢复的必要。 不过,当有关“恢复五一长假”的讨论被完全聚焦于能否刺激经济、拉动内需,甚至恢复与取消五一长假完全取决于“能否拉动旅游产业”这个惟一的依据时,其实已然偏离了真正的题旨。既然是讨论休假制度,那么休假首先是一种国民权益和福祉,经济因素即便不是完全不相干的事,至少也不应该成为起决定性的因素才是。从这个角度来看,无论是以能刺激经济来要求“恢复五一长假”,还是以不能明显拉动旅游产业来力挺“取消五一长假”,实质上都不过是在用错误的依据来论证错误的结论罢了。 五一长假的存废不能只有经济视角。对于五一长假是否应恢复的讨论,其实更应回归休假制度的本质。既然五一是劳动者的节日,既然休假制度是为了保证劳动者充分的休息权,那么五一长假该不该恢复,显然应该更多地征询广大劳动者的意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