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企访谈 > 正文

绿色采购向中国制造再敲警钟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07 12:34:56 标签:
国企业沉湎其中的所谓低成本的“比较优势”,已经成为一剂自杀毒药。

     一项将于今年10月1日起开始执行的绿色采购计划,将使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的几千家原材料供应商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6月初,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分别在广东、上海和北京三地召集其在中国的3000多家原材料供应商,向他们发布了一项绿色采购计划,规定今后向松下供应的零部件、构件中不能含有松下数据库中禁止使用的有害化学物质,否则将被拒绝采购。

     随着这一计划的公布,已经有供应商开始叫苦不迭。据悉,随之增加的成本和技术的落后很可能使不达标的供应商被最终撤换出局。

     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内部人士告诉《商务周刊》,松下的绿色采购计划其实并不是完全针对中国的,而是一项全球计划。这一计划推出的背景主要是欧盟即将实施的环保指令。

     去年2月,欧盟的官方公报公布了欧洲议会和欧盟部长理事会共同批准的《关于在电子电器设备中禁止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即被业内称为的ROHS指令,这一指令要求自2006年7月1日起,在欧盟市场禁止销售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乙醚和聚合溴化联苯6种有害物质的电子电器产品。ROHS指令的出台,引起世界范围的电子电器商的巨大反响和争议。在争议的同时,像松下这样的跨国集团也不得不开始高度重视这一指令并调整自己的策略。

     松下(中国)的该位人士透露,因为松下生产的大量电子电器产品出口到欧盟,ROHS指令一旦正式实施,对松下的影响会很大。所以,从这指令一出台,松下电器集团本部就开始了针对这一指令的应对计划。松下电器株式会社环境本部组织多次召开会议,制定了松下电器集团关于产品化学物质管理和绿色采购的详细计划,并提出了“提前一年宣言”,宣布从2005年4月起松下的出口产品禁止含有上述6类有害物质,进行全球化对应。松下电器(中国)有限公司在中国发布的绿色采购计划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的。

     对于ROHS指令,尽管有人批评欧盟是对其他国家设置的技术性贸易壁垒,但ROHS指令一旦实施,中国企业可能受害最深。根据中国电器工业协会的最新数据,2004年一季度,我国机电产品出口在我国出口中所占比重达55%。目前欧盟已经成为中国机电产品出口的主要市场。由于中国厂商环保理念和工艺水平的落后,ROHS指令使得将近270亿美元的中国机电产品面临欧盟的环保壁垒。

     针对欧盟的行动,中国政府的态度和动作与以前相比算是比较积极和快速。从ROHS指令出台到现在,中国政府一直在给以密切关注和研究对策,国务院专门责成信息产业部负责针对欧盟环保指令的研究和应对工作。记者从信息产业部了解到,信息产业部根据《清洁生产促进法》和《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有关法规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已经完成,并将于2005年1月1日起施行。

     《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规定,自2006年7月1日起,列入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重点防治目录中的电子信息产品中不得含有铅、汞、镉、六价铬、聚合溴化联苯乙醚和聚合溴化联苯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对于2006年7月1日以前的一段时间,中国政府要求电子信息产品制造商们实行有毒有害物质的减量化生产措施,并积极寻找可替代品。
同时,一个名为“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标准工作组”的机构也已经开始筹备成立,这个在信息产业部领导下的机构主要任务是研究和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标准,开展与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有关的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特别是加快制定急需的材料、工艺、测试方法和实验方法等的基础标准。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与政府的积极态度相比,很多企业却异常麻木。寄希望于政府或者觉得时间还早等态度使得企业层面的动作迟钝而缓慢,完整的应对策略和推进体制更谈不上。原外经贸部科技司曾就欧盟的环保指令向国内的主要电子电器产品出口企业进行过一次问卷调查,但由于多数企业不够重视,最后收回的问卷寥寥无几。

     国内一家知名彩电企业的一位彩电事业部人士告诉《商务周刊》,即使像他们这样国内像样的企业,在应对欧盟环保指令的问题上,也表现出了意见不统一和无所作为。

     这次,松下电器给国内企业上了很好的一课。松下的认识很统一和明确,那就是“最坏的情况不能过关意味着对欧洲停止供货”,而这对松下乃至日本的产业会造成长远的伤害。

     基于这样的认识,松下的反应和动作十分迅速。更主要的是他们快速建立了一整套有效的“不使用有害物质计划的推进体制”。这一整套体制严密而有计划。包括定期召开环境会议,研究整体的规划和应对措施;成立绿色产品委员会和绿色工厂委员会,并成立专门的部门收集代替化技术动向的信息,研究和开发代替品技术,寻找有害材料的替代品。

     距离2006年7月1日虽然还有一段时间,但是,当越来越多的来自世界范围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已经给“中国制造”敲响了警钟的时候,对于中国的民族产业来说,是继续沉湎于所谓低成本的“比较优势”,还是积极寻找新的技术突破和产业“进化”,确实成了一个迫切的问题。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