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媒看中国 > 正文

(外媒)多边贸易体系不能没有中国

作者:admin 来源: 日期:2011-12-14 08:40:46 标签:
  各国贸易部长下周将在瑞士日内瓦出席世界贸易组织(WTO)部长级会议,届时他们都将肩负着各自老板下达的一系列指令。
  上月在法国戛纳,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承认多哈回合谈判(Doha Round)目前的方式无法获得成功,而世界必须应对多边贸易体系面临的更广泛的挑战。最大的挑战之一,是如何面对中国的崛起。而在我们看来,各国部长需要为新的“中国回合”多边贸易谈判作好准备。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到2020年中国贸易总额将接近美国的1.5倍。中国必将成为一个占据主导地位的经济大国。这一点本身并不应该成为担忧的理由,因为中国的经济转型,无论在过去还是未来,都高度依赖于一个开放的贸易体系。维护开放的贸易体系,符合中国政府的利益。
  但过去几年,贸易领域争议最大的问题都涉及中国,例如汇率估值过低造成的所谓“以邻为壑”效应,以及政府实体有欠透明的采购和投资行为。确保这些问题在不损害开放贸易体系的前提下得到解决,符合各国领导人的利益。而把中国更稳固地笼络在多边体系里,则符合全世界的利益。
  包括美国在内的一些国家,对多哈回合谈判进展缓慢感到失望,因此转而寻求地区性的途径,以重新激活贸易自由化进程。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上月巡访亚洲时所宣扬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就是近来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例子。TPP或许能够帮助推进贸易自由化的边界,然而其范围较为狭窄,只包括了有限的几个国家,而且将中国排除在外。这样的TPP,就像是缺少了丹麦王子的《哈姆雷特》(Hamlet)。更糟糕的是,它可能会刺激中国开始实行地区主义的战略。不妨设想,假如中国实施报复,谈判建立新的自由贸易协定,却不包含美国。这样下去,最终会造成一战和二战之间那种分裂和愚蠢的局面。
  另一方面,如果中国要参与多边贸易伙伴关系的规则制定过程,为什么要把欧洲、巴西和印度等大型经济体拒之门外呢?中国拥有很大的经济规模、具有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因而在谈判中有更强的议价能力——如果这就是中国崛起的问题所在,那么多边程序就能让谈判的另一方拥有更大的影响力。如果范围更广的一些国家之间达成了共识,那么在存在冲突的议题上,中国接受约束的可能性也就更大。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