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在十年内扩大了四倍,但现在增长开始放缓。市场预测人士陷入了对今后形势的争辩之中。 悲观者预计房价会不断下跌,贷款形势恶化,严重依赖建筑活动的经济将遭遇硬着陆。乐观者则认为,中国将成功软着陆到慢一些但不算低的增长水平,中产阶级消费者的购买力将发挥更具主导性的作用。 两种观点孰对孰错令人难以抉择。但是,美国国家银行(U.S. Bank)全球策略部门的负责人克鲁(John De Clue)表示,很多担忧可能已经反映到中国股票的价格之中。在海外最受欢迎的投资中国的工具之一iShares新华富时中国25指数型基金(iShares FTSE China 25 Index Fund)今年以来下跌了19%,其中过去这一周跌幅为5%。 中国在经济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长线股票投资者所纠结的,早已不再是是否投资的问题,而是该投资多少以及如何进行投资。 根据世界银行(World Bank)的统计数据,去年中国占到世界经济总产值的9.3%;第三季度中国经济折合成年率的增速为9.1%。这是两年来中国经济增速最慢的一次,但要知道,美国增速只有2%。 中国对冲基金公司宝船资本管理公司(Baochuan Capital Management)的首席执行长卡特(Kevin Carter)指出,他发现大型机构投资组合对中国的配置比例为1%,对法国的配置比例为3%,而中国经济是后者的两倍大,这真说不过去。 如果说1%的配置比例太少,那么对于希望对中国保持中性配置的美国投资者而言,与中国经济体量相称的9%或10%的仓位或许又会显得太多了。这是因为,以一只跟踪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基金为例,标的跨国公司所提供的中国敞口是以这些公司在中国获取的收入为限的。 由于公司对收入的细分方式五花八门,很难对一只美国指数中的中国敞口进行精确估量。据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估计,2009年整个亚洲在标准普尔500指数成份股公司的收入中占到5.2%。这两年该比例或许已有所提升,但中国经济只占到整个亚洲的不到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