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美国报》8月1日文章,原题:投资者应当警惕中国吗?
这个位于北京和天津之间的“新城”距北京约120英里,但这片庞大住宅区中住户寥寥无几。这里不通火车和地铁,也没有医院、幼儿园和大超市。空空荡荡的别墅外,杂草已长到一人来高。开发商依然扛着价格。黑车司机田永生(音)说:“我觉得只有大老板才会给二奶买这儿的别墅。可连二奶都不会乐意住在这么个百无聊赖的地方。” 中国大地上日益增多的“鬼城”,令观察家们惴惴不安。当所有目光聚焦欧债危机之际,从中国传出的经济新闻也开始拉响警报。北京两次降息试图推动增长,但房地产市场和银行系统的裂痕正在显现。中国会重蹈欧美的覆辙吗?或许不会。即使放慢脚步,热气腾腾的中国经济仍比美欧快得多。不过,在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度———批评者称经济数据如此不透明,很难发掘真相,投资者应当特别谨慎。 2008年起中国政府给经济踩下刹车,降低通胀同时避免引发衰退的努力大体上是成功的。6月份该国通胀率仅2.2%。但其净出口额从2008年的约3000亿美元降至2011年的1500亿。潜在的楼市泡沫让形势雪上加霜。 在北京东部的某城堡公寓,一栋楼的停车场只有不足3成车位被占,看似有人居住的房间也很少。一楼没底商,只有一家小超市。但该楼盘的管理者称空置率很低,销售火暴,“我们希望客户在这儿享受到歌曲《月亮河》里那样的生活———高雅、上档次,像美国中产一样。” 尽管存在诸多隐忧,但几乎没人认为中国经济短期内会陷入衰退。由于是国内各银行的大股东,中国政府可采用比美欧官方更强大的支持政策。北京还可重振基建项目以保持高就业率。邓普顿新兴市场集团副主席马克·莫比斯说:“指令经济的确能用很多办法缓和潜在危机。”华尔街预测中国GDP将在第三季度反弹。马修斯中国基金的共同经理亨利·张认为服务业的机会最好。 那么,中国经济处于险境吗?可能目前还没有,尽管它或许没华尔街想象的那么强劲。“大量担忧都是心理投射———若我们陷入麻烦,他们肯定也会有麻烦”,莫比斯说,“中国还拥有巨大的增长机会,是个非去不可的地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