耄耋老人和病残者:盼望天天能够“脚踏实地” 常州外资网 对于一个普通的地球村公民而言,“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是最朴素的愿望。可是城市化的进程,迫使不少耄耋老人、病残者难以享受在平地行走散步的自在与惬意。他们为一阶阶一层层的楼梯阻碍,生活半径日趋缩小,整天困于室内,接不到地气,仿佛高悬空中的“笼中之鸟”。 96岁的程暄生是民盟江苏省委顾问,曾经的农药专家,从省农药研究所退休回到常州。2010年,他从劳动新村拆迁来到万福花园,买的是顶楼的二手房,因为其结构、面积适合他家4代8人同住。虽说一直比较健朗,但毕竟年岁不饶人,如今他已经无法下楼活动了。程的亲家公亲家母一个88岁,一个86岁,也愈来愈怕上下楼。女婿已经64岁,早已退休,全家也没有经济能力重新换房了。搬家的喜悦没有享受多久,爬楼梯的烦恼却也跟着来了。听说有的城市给老小区房子装上电梯了,这一大家子非常希望也能装上电梯。 花园新村4幢5楼的戴师母今年88岁。她告诉记者:“从这个房子刚造好我住进来,至今已有31年啦。也就是说我爬了31年的五楼,而当时我才50多岁,爬5楼并不感到太困难,而近几年来,我每4、5级楼梯就要歇一歇,从楼下爬到5楼家中,需要一刻多钟啊!要是上下楼有电梯,我每天可以去新村广场健身活动,我还想活到100岁呢。” 在媒体工作的揽澜说出了他心中的企盼:“父母都已80多岁,10年前,齐整的民居被拆,父母只好去买了清凉老小区的4楼。10年后,父亲终因错过开刀时机导致椎脊突出症,坐在轮椅上的他难以到楼下‘散步’。而每次不得已外出洗澡或看病,都是父亲搭在我的身上下楼的,十分吃力。老小区老人多病人多是现实,老小区这几年改观不小,但我一直想,如果真有一座电梯到达老人家的门口,那将是这辈子两代人最大的幸运了。我的父亲和所有不能行走的老人都将天天‘见’到蓝天和白云了。” 漫长的楼梯不仅让耄耋老人和病残者无法下楼,也让中年人的孝亲敬老受到了很大的挑战。 世纪花园6楼的网友河豚与祖母感情很深,她的遗憾是,无法让95岁的祖母享受更多天伦之乐。她说:“自从我搬进新家,每年都要把祖母从乡下接来住一阵子,那时祖母87岁,身体还算硬朗,但看着老人爬一阶喘口气,爬上6楼几乎累瘫,我真希望有股神力托着她悠悠然登楼。祖母上了楼便不再下楼,关在屋子里闷得慌,趴在窗台上往下看,时常叨唠:‘这房子什么都好,就缺一个电梯。’住的时间不长就吵着要回去。一段时间过去,老人想我,我也想她,又把她接来。祖母一天天更老了,在她92岁那年,再邀她她无论如何不肯来了。想想95岁的祖母因为要爬楼不能来我家了,我非常遗憾,期盼能装上电梯,把祖母接来,让她享受更多的天伦之乐。” 家住北环南苑5楼的我市女作家墨雪告诉记者:“因为没有电梯,无法接年迈瘫痪的外祖母来养老。外祖母在新疆工作了近40年,老了病了,她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每天能看到重孙。孩子上学不可能天天去太太家,如果我家装了电梯,推轮椅上下方便,老人家就可以天天和重孙在一起,颐养天年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