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企访谈 > 正文

常牵集团深度解析之二懂得取舍强者之道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07 10:59:25 标签:
      几乎每一位接触证券市场的人都会知道代码为002202的新股票,追捧者众多,它的名字叫金风科技。因为公司从事全世界都甚为看好的风力发电设备制造。
      只是你也许不知道这样一个细节,即便是金风科技这一国内风电产业老大的产品,装机后通常也要3个月才能并网成功发电。而“常牵”的风机产品大多在装机1个月后就能发电成功,这个速度令老外都目瞪口呆。说这话的,是技术三部经理徐建东,怕记者不解他又补充了一句:“风,可是最变幻莫测的,气温高低有时相差悬殊,这对风机质量而言是最大的挑战。”
      徐建东的骄傲里隐藏着诸多极有价值的信息,首当其冲的一条就是——“常牵”在轨道交通领域站稳脚跟后,周立成带着团队继续进入新的领域,在谋篇布局上胜人一筹,用事实说明做大不等于做强,而且,做强还得看做的是什么。
“轨道交通领域专业性强,门槛很高,而每一年的国内市场需求是由铁道部控制的,带有很强的计划性。我们二次创业以轨道交通为起步,是因为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以及对该领域未来发展较为准确的把握,但是要做强企业,似乎仅仅依赖一个轨道交通还不够。”戈亚琴一语中的。
      2003年,“常牵”开始进入数控机床领域。这一选择的出发点在于装备制造业是其它制造业升级的基础,而国内汽车工业、航天航空、冶金机械、工程机械等国家重点行业和领域对自动化、柔性化、多轴联动的复式加工机床需求量正不断增长,从而为行业发展带来了极好的机遇。
      “常牵”采用内涵式与外延式扩张并重的发展战略,在成功收购重组宁夏长城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和江苏多棱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利用自身资金优势和管理优势,整合了销售、研发团队,分别在常州和宁夏银川组建东西两大研发、制造基地,实现跨地区经营。同时在武进高新区规划500亩数控基地,投资9.6亿元兴建新瑞工业园,在宁夏银川国家经济开发区规划352亩土地,投资3.8亿元建设年产3000台数控车床工业园。“我们做的是高水平起步,高科技研发,高标准投入,有信心有决心再通过5年时间的努力,打造中国机床工业第一品牌。”周立成表示。
      最科学的决策往往就是做对了一道人生的选择题,把应该放弃的毫无留恋地扔了,把应该拿住的紧紧握在手里。记得2005年牡丹花谢的时候,“常牵”派出了团队去洛阳考察冷轧项目,重点考察铝板项目。他们找了洛阳有色金属研究中心,当时项目很有气势,投资要3-5个亿,产值很高,很快就能上20亿。但是这个项目的利润并不高,更致命的一点是高耗能的特点很突出。于是,这个项目被“常牵”理所当然地放弃了。
      取而代之的是风力发电。“那个时候我对风力发电还没有关注到,但周立成非常感兴趣,2005年后,他安排专人去新疆考察风电,随后就开始招兵买马,当年9月份就引进了技术。”戈亚琴介绍说。
      “常牵”的一批技术人员至今仍对2005年的金秋记忆犹新。公司当时派出了15人专程去德国参加国际风电展览会。“那次展览让人真实地感受到全球性能源短缺、石油价格不断攀升背景下,风能开发已是许多国家高度重视的领域。预测表明,2010年以前,美国以及欧洲将进入风力发电设备更新换代高潮,因此风力发电设备市场前景十分乐观。”几位当年远赴德国的技术人员格外看好公司发展前景。
      看准了新能源发展的世界潮流,“常牵”当仁不让地抢占国内风电市场的大蛋糕。以建设风电行业关键设备国产化程度最高的企业为目标,他们果断涉足兆瓦级风力发电设备的国产化研发制造。一期投资3.8亿元的江苏新誉风力发电设备有限公司于2007年7月正式成立。2008年4月17日,从吉林省白城市镇赉风电场传来喜讯,公司生产的1.5兆瓦变速恒频双馈异步风力发电机组平稳无震动并网发电满发成功。到目前为止,“常牵”已获得国际订单20亿元,国内定单10亿元。着手规划的风电工业园将建设风机总装、电机生产、大部件机加工、叶片及树脂生产三个核心制造区。
      “‘常牵’追求的不在乎规模有多大,而在乎寿命有多长,我们要当中国最优的百年企业。”戈亚琴的笑容里充满乐观与自信。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