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外企访谈 > 正文

内联外引武进模式开创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思路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07 11:00:54 标签:

  作为“苏南模式”主要发祥地,“工业强区”一直都是武进经济发展的大战略。目前全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有1971家,年产品销售超亿元企业251家,中天钢铁、新科集团等10家企业进入“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私营企业和个体工商户6.5万户,注册资本超亿元企业56家。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工业大区”也发生了深刻变革:现有外资企业696家,累计利用外资30.77亿美元,投资者来自美国、德国、日本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美国通用等8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武进投资落户。
  以外资带动内资,外资与内资互动发展,内外联动,把比较优势发展成为竞争优势,“武进模式”开创了国内现阶段开放型经济发展的新思路。
  打造经济新引擎
  近年来,武进以“三城、三区、一中心”为重点,努力搭建成熟的投资平台,全力推进投资环境建设,吸引利用国内国外各路资本。无论是引资规模、领域,还是区域和贡献度都在快速扩大。
  2003年—2007年,全区累计到账注册外资14亿美元左右,超过了2003年以前历年累计总量,5年来新批总投资1000万美元以上项目88个,协议注册外资22.41亿美元,占协议注册外资总额的74.13%。
  伴随着总量的持续扩大,引资领域也在不断拓宽。外商投资已经从单一的制造业向农业、服务业拓展,服务业投资比重逐年加大。从2002年—2006年,制造业协议注册外资17.98亿美元,占协议注册外资总额的59.48%;服务业协议注册外资9.23亿美元,占协议注册外资总额的30.53%。
  在长期的招商引资过程中,策略的变化也印证了模式的成熟。初期主要依靠减免税、补贴等优惠政策来吸引外商的直接投资;发展期主要是根据产业化政策和目标寻找外资合作伙伴,并提供优良的基础设施和便利的商业环境;目前主要是依靠良好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强大的协作配套能力,来适应跨国公司投资战略的转变,以市场化方式引进外资,从而逐步实现了“招商选资”。
  大批外资企业的进驻,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份额也在同步上升,目前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2002年的16.5%上升到24.9%,提高了8.4个百分点。
  “引进来”与“走出去”
  “以全新的开放理念、宽广的开放胸襟、扎实的开放举措融入经济国际化大潮,全力争创开放型经济的新优势”,武进近年来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特色的开放型经济发展道路。
  在此过程中,武进把比较优势同技术创新、优化产业组织结构结合起来,使“引进来”与“走出去”齐头并进。所谓“引进来”是利用外资促进国内经济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升级;“走出去”则是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提高国际竞争能力。
  清晰的发展思路打开了民营企业的胸怀,“以民引外”正成为武进招商引资的一支生力军。全区现有外资企业696家,累计利用外资30.77亿美元,出口企业1491家,年出口额超过30亿美元。去年共有33家民营企业参与中外企业的合资、合作,民营企业出资额达到0.63亿美元。
  民营经济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占主导地位,外资经济仅占总量的约20%。虽然所占比例不大,却起到了“四两拨千斤”的效果,通过带动内资企业的技术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技术含量,使内资企业逐步形成竞争优势,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能力。
  既要大步“引进来”,还要大胆“走出去”,武进全面推进产业、资本、科技、人才的全方位国际化,出口总额、自营出口企业数量、外贸出口高技术含量的商品、对外经济合作收益均实现了稳定增长。从2003年—2007年5年间,武进实现自营出口总额90.16亿美元,是前5年的3.21倍,年均增长25.7%。5年来,武进累计完成外经合同额39214.25万美元,是前5年的3.37倍,累计实现外经营业额20932.1万美元,是前5年的2.55倍。
  变比较优势为竞争优势
  经济学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外商直接投资会引起总投资的增加而对经济增长产生贡献,也通过影响就业、出口、消费和储蓄等宏观变量来间接影响经济增长;内生增长理论则认为,外商直接投资可以产生外溢效应,加速先进科学技术、知识和人力资本的传递,“溢出效应”会使接受投资的地区受益。武进的开放型经济的发展进程也验证了这两种理论,尤其是内生增长理论。
  那么,“武进模式”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国内专家的观点是,选择符合客观规律和实际的发展道路,高起点地推进跨越式发展,变比较优势发展为竞争优势发展,逐步走出了具有武进特色的科学发展道路,这是形成“武进模式”的重要机制。
  改革开放30年,从上世纪80年代的“由农转工”发展乡镇工业经济,到90年代的“由内转外”发展外向型经济,再到2000年后的“由一转多”发展开放型经济,武进的对外开放经历了三次发展机遇。
  面对发展机遇,武进决策者审时度势,理性看待差距,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抢抓国际资本、国外产业加速向长江三角洲地区转移的机遇,以积极姿态和强力措施引进利用外资,发挥比较优势,改善投资环境,成为外资停靠的“良港”,以利用外资的大突破推进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大跨越。
  国内专家认为,“武进模式”不仅形成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的新优势,而且可以有效避免缺乏核心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弱、产业空洞化等不利因素,从而实现经济发展又好又快,特别是在当前的困难环境中展现出勃勃生机。
  竞争优势正转变为后发优势,今年1—9月份,全区工业完成产值1878.57亿元,同比增长22.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469.27亿元,同比增长24.8%,占全区工业的78.2%;实现销售收入1821.07亿元,同比增长22.9%,其中规模以上工业1420.36亿元,同比增长23.9%。

本文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