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
RSS订阅
|
匿名投稿
网站首页
常州要闻
外资要闻
投资常州
最新公告
政策法规
工作动态
外企动态
外企名录
外企访谈
开发园区
您的位置:
网站首页
>
外企访谈
> 正文
外企访谈
叶檀朱江洪天价高薪好坏参半
作者:外资网管理员 来源: 日期:2011-06-07 11:07:26 标签:
著名财经评论人叶檀(资料图)
格力电器董事长朱江洪接替了马明哲天价薪酬的位置。2008年朱江洪总收入达到4000万元,其助手格力电器总裁董明珠仅比他少12万元排名第二,经过三次股权激励,董事长朱洪波和总裁董明珠通过所谓高管股权激励,截止2009年3月13日,二人身家增至1.7亿元。
如果是市场化的产物,无须对高管高薪进行道德抨击,格力电器高管高薪部分是市场化的产物。
在解决了与大股东格力集团的纠纷之后,格力电器逐渐摆脱国有控股一股独大的局面,为保持高管队伍的稳定性,实行股权激励机制。在2005年格力电器“股改”时,珠海格力集团(格力电器控股股东)除支付股改对价外,还作出承诺,在2005、2006、2007年度中的任一年度,若公司经审计的净利润达到承诺的当年应实现的数值(以上三年对应的净利润数分别为50493.60万元、55542.96万元、61097.26万元),将从格力集团所持股份中拿出2639万股用来作为格力电器管理层股权激励计划的股票来源,管理层每年可以购买713万股。
股权激励实行之后,格力集团不仅业绩稳定,更重要的是,实现了从僵化的、纠纷激烈的国有控股企业向市场化企业转轨的过程。
但格力电器的天价薪酬又是不公平的,这样的天价薪酬并非全部市场化的产物,而是资本市场激励机制扭曲的产物,是利益暗地输送的结果。
格力电器高管的天价高薪源于期权激励。格力电器共有三次股权激励,2006年7月11日,格力电器实施第一次股权激励方案,实施了每10股转增5股的利润分配方案,朱江洪和董明珠各自获得150万股激励股份,两人合计占激励股份总数42.08%,该部分股份于2007年3月26日解禁。2007年10月31日,格力电器实施第二次股权激励方案,董事长朱江洪和总裁董明珠各自增加250万股股份,持股成本为3.87元,两人占激励股份总数提高至46.76%。该部分股权于2008年4月2日流通上市,期间格力电器股价曾一度冲高至62.79元。2008年7月两次实施了每10股转增5股的利润分配方案,激励股份数上升至现在的1604.25万股,2009年3月13日,格力电器3.43亿股限售股解禁上市流通。
期权激励,高管必须达到一定的业绩才能行权,所谓利益输送,是指利益激励门槛低,获得激励的成本低。格力集团按当年年底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值作为出售价格,向公司管理层出售713万股的股份。
应该承认,格力电器的公司高管具有经营能力,他们完成了股权激励时的业绩目标,但同时应该看到,股权激励的成本与门槛过低,员工买入价格极低仅4.494元/股,以每股净资产作为出售前提,只要股价高于净资产与时间成本,格力电器的高管与员工就能坐享其成。净资产出售几乎是中国资本市场利益输送的一个象征,国外战略投资者购买中国上市金融机构股权,以净资产作为出售依据,而高管的股权激励,同样以净资产计算。这也就意味着,公司的无形资产,公司的发展远景与市场占有率等,均不计算在内。
如此一来,只要稍有能力,只要不出三聚氰胺那样的大事,管理层就能稳获不菲的收益。格力电器这样的高管高薪,既有市场化改革的因素,也有二级市场投资者风险的增加为代价进行利益输送的因素。所谓好坏参半。
更有甚者,一些上市公司的高管如长江证券等国有控股金融机构,以降低普通员工薪酬制造薪酬不涨的假象,业绩下降七成照样为自己加薪,长江证券净赚7亿元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往年“存货”,即定向增发的投资收益与认沽权证等交易收益,完全是以投资者的痛苦为乐的行为。
美国总统巴拉克•奥巴马(barack obama)3月16日,发誓将寻求“一切法律途径”来阻止美国国际集团(aig)支付1.65亿美元奖金。利用法律途径与肥猫的贪婪作对,中国的二级市场普通投资者也应该拥有这样的利器。
本文网址:
上一篇:
蒋泽中商务部三大禁止理由均不成立
下一篇:
返还减征的养路费彰显行政理性
已有
条评论信息,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
姓名:
验证码:
更多>>
外企服务
商务代理服务
HR咨询代理服务
外籍人员服务
IT外包服务
财务外包服务
岗位外包服务
人才招聘服务
人事行政服务
热门排行
成功商人的喜乐与忧愁 专访常州华生精细…
成长型企业伟泰电子深度解析之一
西歌首席咨询专家邱智全提醒常州企业
丁晨洁:还原支付宝之路
广州日报领导专用酒触痛民意焦虑
基金定投营销如何破局
金岩石投机和纪律是私募投资的最高境界…
每遇金融危机或经济波动,外向度越高所…
红联灯饰光耀世界
伊思达公司升级转型深度解析之三
推荐信息
没有资料
相关信息
没有资料
网站首页
|
联系我们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意见反馈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Copyright © 2005-2012 常州外资网 版权所有 常州艾普达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常州网络公司
:双喜
常州网站建设
苏ICP备10223342号-2
【免责声明】